我们为什么不再是儿童

Jun 1, 2020

  六一儿童节就这么来了,朋友圈、空间、微博……到处可见欢喜过六一儿童节的消息。

  我也是极欢喜的。

  我在周围可以听见这几种声音:

  • 「都这么大的人了,还过什么儿童节?」
  • 「这是你们过的节日。」
  • 「有童心就可以过儿童节啊!」

  第二种声音,显而易见,是来自年纪大的老人。在他们的眼里,凡是子辈以下,都算得是儿童,也就是他们心里看到的「不见长大的小孩子」。

  第一种声音,涉及年龄是极广的。多数是处在中年的年长一辈,一部分是已经把我们称作叔叔阿姨的年小一辈,还有极少数是我们当中自认为已十分成熟的同一辈。

  至于第三种声音,很奇妙。因为似乎除了那些年龄上的小朋友们外,

不论是成年人中自诩童心未泯的人,还是成年人中自觉成熟不屑的人,大都会认为自己有一颗童心。只不过前者是「明目张胆」,后者是「蠢蠢欲动」。

  有人说人的一生可能是这样的:儿童 → 大人 → 儿童。至于为什么这样说,答案是显然的。尤其是处在二三十岁的年纪时,上可见老人,下可见孩童。会发现,老人和孩童在一些行为和语言上有了相似之处。

  这或许就是一个循环,子辈在儿时被父母辈照顾,待到父母辈渐渐成了老人、回归了「孩童」,是由子辈来照顾了。

  年迈的老人,常可见儿童一般的语言行为,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他们有一颗童心?那么童心到底是什么?——

究竟什么是儿童呢?


  我是一个喜欢和小孩和老人接触交流的人,和老人常聊的是他们的历史和他们走过的那些时代,话题大都是比较深刻的。更多的时候还是喜欢和小孩子们「一起玩耍」,不论是调皮的、可爱的、聪慧的、惹人喜爱的……都有可以友好相处的方式。

想象力

  我总觉得和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交流时,会有很多开心,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,而这其中,一些惊喜却会让我感到「失败、诧异、不知所措」

小孩们眼里的世界和我们眼里的世界一定是极不一样的。尤其是体现在抽象的思维上。

  只要看过小孩子们的绘画作品,听过他们对图画中那些元素的解释,我想成年人们大都会无法理解或大吃一惊。

  有这么一个人,文森特·威廉·梵高。我有时候会想,可能孩子们的世界就是他画中那样的。

  成年以后,再难回忆起儿时的点点滴滴,即便是想象,也再不能重现在眼前,最多是恍恍惚惚。我时常讶于小孩子们的想象力,那是如今的我触不可及的。这是一件让人觉得悲哀的事,这是让人失落又不知所措的。

快乐

  我们长大了之后,常常怀念儿时,因为总认为儿时的快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,那是去而不返的。不过,一个年龄段自然是有一个年龄段的快乐的。我自己是这样以为的。只不过一定是有区别的,就以小孩子们和我们相比。

他们的快乐,重在「纯真」。我们的快乐,重在「高级」。

  关于「高级快乐」,此前的文章也已经有说过自己的想法了。至于为什么用来和儿童的快乐作比。只是在我看来,小孩子们的快乐不需要像我们这样获取。因为我们所追求的快乐,不过是为了抵抗生活中的一些平庸和无奈,甚至是为了满足我们的一些低级的、高级的欲望。

  小孩子们的快乐,在我看来更加纯粹。因为他们没有如大人一般的欲望,他们没有过多的思考我为什么需要这样地快乐。

  我们之所以追求快乐,是因为我们需要快乐。小孩子们的快乐不是追求来的,更像是快乐在追求他们。这或许是我的错觉,但我深以为然。


  什么是儿童?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。

  我们需要有童心,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能让我们在长大成人后更好的生活。当然,我们自然也得承认一点,那就是我们确实已经真正脱离了儿童,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,那些时光也只能被怀念回味,或是治愈往后的生活,即使我们还有一颗朦胧的童心在蠢蠢欲动。

幸运的人,用童年治愈一生;不幸的人,用一生治愈童年

  这句话很是触动我。也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,这当然是和原生家庭有关。但是我们生而为人,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,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,性格有了很多缺陷,这是心理方面的内容。却也可以说是哲学方面的。有人曾经说过一句话,具体是谁说的我没有考究。

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,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

  把自己的剧本演好,说说是很容易的,只是生活就是这么滑稽,要给我们增加难度。就像是打怪升级,越往后,难度更大,但是同样的,收获也更多。

  我们从儿童行来,从稚嫩到成熟,唯一不变的,是可以有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。既然失去的,已经再不可得,那么珍惜现在所拥有的,或许才是我们应该做的。懂得如何纯粹的与当下握手拥抱,如何说我们为什么不再是儿童。

License (CC) BY-NC-SA | Subscribe RSS | Email sansui_z@126.com